-
脱欧后英国会更愿意跟中国做生意吗?别天真了
反对脱欧的卡梅伦执政时期,中英关系进入“黄金时代”。卡梅伦有一个明确的战略,就是将英国打造为中国进入欧洲的桥头堡。但特朗普不希望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。因此,他不仅公开支持英国脱欧,而且极力阻止华为等中国企业在英国通讯行业发挥作用。[全文]
-
美股暴跌,特朗普慌忙打电话给中国
标准普尔500指数不断下跌,这是美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为糟糕的一年。中美元首通话后,12月31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.9%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特朗普约习近平通话,有提振美国股市的意图在内。[全文]
-
威信逐渐被削弱,特朗普的苦日子还在后头
《金融时报》不仅是西方最重要且最严谨的媒体机构之一,而且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。这样一个偏袒美国的重要媒体认为特朗普的地位正被削弱,不能不令人深思。然而,部分中国媒体依然被美国宣传机构的拙劣伎俩蒙骗,不知不觉间成了他们的传声筒。[全文]
-
如果美国经济制度更高效,特朗普何须抱怨中国?
特朗普所说的“中国拥有不公平的经济优势”与其一贯宣扬的“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低效”的说法自相矛盾!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政府干预经济,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不及私人资本主义有效,那么中国根本不可能拥有所谓的“不公平的优势”! [全文]
-
特朗普2020年竞选连任有点悬,是否利好中国?
特朗普政府是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唯一政治势力,他们以国家安全为由而非通过立法对华产品加征关税,是因为知道以立法为由会在国会遭到阻挠。因此,美国中期选举结果,特别是特朗普2020年能否连任,与中国有着莫大关系。[全文]
-
自取灭亡是对特朗普的诋毁?看看这些证据吧!
在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——9月3日劳工节,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: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最后一刻突然取消会见聚集在白宫的美国记者。记者们被召集到总统车队,但在特朗普从白宫出来后不久,行程被取消,当天的记者会也成了泡影。白宫并没有透露他计划去哪里……[全文]
-
从地缘政治讲美国离间中俄很难,但在经济上要警惕
在出席本届东方经济论坛的最重要经济体中,中国从2007年至2017年,GDP增长135%,但俄罗斯的GDP仅增长14%,这是由于俄罗斯继续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造成的。中俄之间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复杂问题,这为俄罗斯的反普京势力和反华势力创造了制造问题的空间。[全文]
-
美国制造复兴了?目前只是特朗普的愿望
部分中国媒体持续报道的“美国制造业回流和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”的说法,完全不符合事实。不管是从制造业生产指数,还是就业人数来衡量,美国制造业都未出现扩张。而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却显著扩张。这值得中国注意,因为中德两国都具有人口增长缓慢的特点。[全文]
-
850美元用来发动贸易战,还是家庭消费?这是美国人民的一个选择
中国商品降低了美国消费品的价格,抑制了通货膨胀,把更多的钱留在了美国民众的口袋里,帮一般美国家庭每年节省多达850美元。因此通过加征关税限制中国进口商品,将使美国家庭每户平均开支增加850美元。[全文]
-
为什么中国有些人误判了与特朗普的贸易战
遗憾的是,虽然中国外交政策应对有方,但中国部分媒体对特朗普政府的本质存在误读,因此可能难以预见其后续行动,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来分析问题,反而是基于以下几点乱下结论。[全文]
-
通胀预期上升,特朗普底气还剩多少
准确评估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和政治走向,对中国采取何种应对策略非常重要。美国通胀是中国要紧盯的一项重要指标。事实上,美国股市走势和通胀率可能是最易影响特朗普的短期压力。[全文]
-
特朗普吹嘘美国经济,美国主流媒体不买帐,中国部分媒体很天真
特朗普宣称的“美国第二季度GDP实现历史性增长”的说法不实。美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,但2019-2020年前后将有所放缓。因此,特朗普政府的机会之窗是有限的,他们只能利用当前相对有利的时机达成目的。那么特朗普夸大美国经济表现和他要达成的目的之间有何关系呢?[全文]
-
特朗普为会见普京挨了不少骂,但别忘了反华强硬派是支持他这么做的
由于特朗普受到西方大多数政治当权派和媒体强烈批评,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认为,特朗普此次欧洲之行大失章法,因而招致激烈的批判。不幸的是,这完全是一种误读。特朗普此次欧洲之行完全是有的放矢,其核心不是西欧或俄罗斯,而是中国。[全文]
-
西方国家能从中国经济模式中受益吗?
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成就,相反西方深陷国际金融危机泥潭不能自拔。后者2008年遭遇了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。此外,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尚未完全得到克服,西方经济体增长缓慢的形势仍将继续。[全文]
-
不要只关注上合“朋友圈”内的事,也要看清这些外部挑战
如果地缘政治动荡是西方经济体长期缓慢增长的结果,而非原因,那么西方经济体这种长期缓慢增长的模式,以及地缘政治动荡仍将继续。因此,成员国覆盖欧亚大陆绝大多数的土地,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0%以上的上合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其作为稳定的堡垒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加。[全文]
-
抛弃错误的增长核算法,西方花了150年才转向马克思的立场
深受边际主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花了近150年,才接近马克思主义的立场——它最终被迫这样做,是需要更准确的分析经济增长成因。正所谓“亡羊补牢,为时不晚”。联合国、组合组织和其他机构已正式采用改进后的经济增长成因测算方法。[全文]